教授市民下乡 共度丰收佳节 ——朱启臻、何慧丽教授带队下乡 与农民共祝首届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 | |||||||
|
|||||||
日期:2018-09-29 信息来源:人发学院
“这个红薯真大,快来给我和我的‘战果’合张影”。9月23日,在北京市市级示范社——顺义区“北京硕丰磊产销专业合作社”的红薯地里,一群“外来人员”个个喜笑颜开,手挖、铲刨,各出奇招,从沙土里拎出一个个新鲜的红薯。原来是教授、学生、市民们和农民朋友们一起在共同庆祝首届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 此次“教授和市民下乡与农民共度丰收节”活动由我校农民问题研究所牵头,我院朱启臻教授、何慧丽教授带领师生一行近20人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朱启酒教授、中国人民大学李丁副教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海波研究员,以及一些热心于乡村发展的北京市民朋友们参加了此次活动。 活动主要流程包括专家论坛、观摩农机、农事体验等环节。在论坛上,针对农民提出的“地租高、租期短”、“缺乏财会、秘书等专业人员”、“缺乏青壮年劳动力”等问题,专家们当场予以回应,提出诸如“走合作社道路,稳定承包关系”、“办公在城市,内容在乡村”、“机械化只能节约劳力,但难以解决全部农业劳动力问题,应发展社会化农业”等新点子、新思路;农机观摩环节,大家参观了合作社的农机设备,详细了解了每一类农机的用途——翻地、整地、播种、收割等。 挖红薯、刨花生、装小麦等农事体验劳动,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,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欢乐。“装小麦属于临时变动,在参观农场的时候看到有农民在忙,就自发去帮忙了,除了体验性劳动,大家总得实实在在地帮农民干一件事吧?”何慧丽教授说。市民们,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们,力气小的撑袋子、扫麦粒、捆麦袋,力气大的铲小麦、装小麦、挪麦袋,连小朋友们都积极参与,加入了帮农民干活的行列。大家分工合作,很快就完成了工作。“我们两个人原本要干一天才能完成,现在就可以休息了。还是第一次有教授、学生和市民自发来给我们干活,我们算是真的过节啦!”一旁的农民喜笑颜开。 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,朱启臻教授表示,没有张灯结彩、载歌载舞、搭台唱戏,此次别出心裁的活动意在属于农民的节日里倾听农民心声、了解农民需求,拉近“学-农”距离,呼吁市民体验农事,引导更多人关注乡村、关心农业、关爱农民。“大家共同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,实现专家与乡村、市民与农民的有效对接。”他说。 “作为一名新农人,能得到不同学科的专家教授的亲自指导,对合作社下一步的生产发展来说很有意义。我们欢迎专家教授常来合作社看看,也希望多举办这种实实在在有益于农民的活动。”薛新颖会长提到。 “我们的未来,在希望的田野上,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,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……”活动最后,胡友珍教授组织大家一起唱起了《希望的田野上》, 欢聚一堂的朋友们唱出来的美妙歌声,飘荡在田野里、心坎上…… |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 |